一、實驗目的
1、測出平板上不同點處,在某一雷諾數下的附面層內的流速分布及附面層厚度。通過實驗進一步了解層流和紊流附面層的特征。
2、熟用儀器、設備、掌握測量方法。
二、試驗設備
上圖是實驗設備儀器的簡圖。在風洞的實驗段垂直于兩側壁面安裝一塊長600mm,寬200mm 帶尖劈的光滑平板。在試驗段上部安放導軌。坐標儀可以沿試驗段作軸向滑動,滑動距離X由導軌上的刻度指示。附面層測針固定在坐標儀上,當測針升降的距離,由坐標儀的螺旋微器的刻度指示,分辨率0.01mm 。用來測附面層速度分布的測針,其直徑為0.8mm。所測總壓p和靜壓p1引入微壓計。
三、實驗步驟
1、熟悉實驗設備及儀器
2、調好微壓計。將測針固定在坐標儀上,測針上的總壓和靜壓分別與微壓計“+"、“-"端相連。
3、啟動風洞,實驗段風速約20m/s.
4、記錄測針與板面接觸時測微器的讀數,在距平板前緣x=9mm處測點密些,每次調整0.5mm,在距平板前緣x=350mm處測點可稀些,每次調整1mm取一次讀數,直到再次增加距離時動壓沒有顯著的變化為止。
四、基本原理及計算公式
由實驗證實,對于實際的粘性流體繞物體表面流動,而在較大雷諾數時,緊貼物體表面為一薄流層,該薄流層的速度梯度較大,在此薄流層內,速度由零值逐漸增大到層外勢流的速度V,我們稱此薄流層為附面層。
氣流繞平直的光滑板作定常流動時,附面層沿平板逐漸增厚,對放在氣流中的兩維平板來說,通常前面部分是層流附面層,后面部分是紊流附面層,兩者之間存在一個過渡區(qū)。過渡區(qū)相對其特征長度而言,一般是很小的,通常假定轉換是在某一點發(fā)生,稱該點為轉折點。
對于平板,層流附面層的速度分布接近于拋物線規(guī)律,而紊流附面層的速度分布為指數曲線規(guī)律,在壁面具有更大的速度梯度,兩種流速分布差別較明顯。
若測針距平板表面保持同一高度,沿流動方向來測流速,無論是管流附面層還是紊流附面層區(qū)域,速度是沿著流向方向降低的,但在轉折區(qū),因為這里的層流附面層反而變薄了,所以速度將突然發(fā)生回升的趨勢,見圖3。通常把曲線中部速度達到zui小值所對應的值作為轉折區(qū)開始點,速度達到zui大值x2所對應的轉折區(qū)終點。定義:當所對應的位置xT為轉折點的位置。
附面層內某一點(x,y)處的速度的計算公式如下:
式中ρ——空氣的密度kg/m3
——測針位于某一高度y時對應的微壓計讀數。
9.81——由mmH2O換成N/m2應乘的系數。
y——測量點距平板表面的垂直距離。
K ——微壓計放大倍數。
ξ——附面層測針校正系數。
在附面層上邊界(x,δ)處的速度公式如下:
式中ρ, K , ξ——同上
——測針在附面層上邊界()時對應的微壓計讀數。
由上兩式得到:
五、實驗結果及要求
將實測數據及計算結果列入表1中。根據實驗數據按10:1比例作出在不同x處的速度分布曲線,確定附面層厚度δ的數值,并與近似計算公式比較(層流,紊流)。
六、實驗分析與討論
1、實驗作出了不同x處的速度分布線,如何確定該處的附面層厚度?
2、在測量附面層內動壓過程中,怎樣從測微壓計上直接讀出附面層的厚度?
3、當流體繞流實驗平板時,由層流變?yōu)槲闪鞯霓D折取決于哪些因素?
4、試述實驗收獲。